在“十一五”期間,我國五金沖壓件工業在技術創新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目前,我國已經具備了自主建設世界一流水平的千萬噸級鋼廠的能力,并逐步發展到吸收再創新的階段,基本上能夠完全依靠自主集成、自主創新建設一個最現代化的五金沖壓件聯合企業;同時,我國五金沖壓件行業基本構建起了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的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據了解,目前,我國五金沖壓件行業已建立了30多個國家認定的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已有20多家鋼企被認定為國家級創新型試點企業。 此外,我國五金沖壓件企業的技術創新基本滿足了國民經濟發展需求,特別是滿足了一批重大裝備和重大工程建設的用鋼需求:時速350公里、380公里高速鋼軌全部可以實現國產;油氣輸送管線鋼X80的生產技術水平在全世界處于領先地位。“十一五”期間,通過技術創新,我國五金沖壓件行業節能降耗工作取得顯著成效,重點大中型企業噸鋼綜合能耗指標由2005年的0.694噸標煤降至2009年底的0.62噸標煤;我國高爐頂壓余壓發電機組已超過500臺,數量、效果均居世界前列。
“對我國五金沖壓件行業來說,技術創新是永恒的主題。”遲京東表示,雖然我國五金沖壓件企業在技術創新方面取得長足進步,但是仍存在不少挑戰和問題。從市場需求方面來看,我國五金沖壓件工業還不能完全滿足國民經濟發展,特別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對五金沖壓件材料提出的更高需求。從產業本身來看,我國五金沖壓件行業存在不少不適應形勢發展要求的問題。首先,發展模式仍以外延式規模擴張為主,而不完全是內涵式的;其次,在技術投入、研發理念、技術服務水平上有很大提升空間;此外,我國五金沖壓件企業目前的技術創新還很難適應節能減排向深層次推進的要求。
十二五”期間,我國五金沖壓件工業技術創新的重點應圍繞國民經濟發展特別是轉變發展方式、下游用戶結構調整和產品升級換代對五金沖壓件材料提出的新需求等方面來展開,而不是再單純研究如何解決工藝裝備、產能等問題了。”中國五金沖壓件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兼首席分析師遲京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